六月與七月初的回望:生命刻痕與藝術的綻放

當歲月輕柔地摩挲著我們的生命,總會有些深沉的思考悄然浮現:我們將留下什麼給這浩瀚的世界?正是這份追問,如同一粒埋藏的種子,在機緣巧合的沃土中破土而出,引領我踏上藝術創作的奇幻旅程。

歡迎來到我六月與七月初的Patreon回顧。六月,無疑是色彩斑斕的一個月,在藝術的殿堂裡探索,在日本東京的街頭為愛發聲,並在回望中分享台灣跨性別運動的點滴。月末的忙碌曾讓我遲緩了更新的步伐,但深知有你們的理解與支持,我才能更無所畏懼地前行。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潛入六七月的時光洪流,探尋那些閃爍著光芒的有趣經歷與深刻體會吧!

身體的對話與藝術的激盪

六月一日,我沉浸在Ku & Dance 古名伸舞團的即興工作坊中。這是一場充滿啟發的體驗,在老師極簡卻精準的引導下,我們的身體彷彿掙脫了無形的束縛,自由地隨意識舒展,展現著無限的可能性,那種與身體對話的感受,至今仍在我心頭迴盪。

六月三日,我前往桃園藝文中心,參與《鐵玫瑰藝術節》的「策展人面對面」課程。與多位傑出的藝術家相遇,我們交換了彼此對於「議題與藝術創作如何交織」的獨到見解,每一次的交流都像一次思想的碰撞,激盪出藝術火花。

跨越海洋的聲援:東京同志驕傲與性別運動的反思

六月五日至十一日,我飛往日本,第一次參與海外的Tokyo Pride 2025。在東京熙攘的街頭,我與來自台灣和中國的夥伴們並肩而行,為跨性別者的權利高聲疾呼。這趟旅程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國際社群的溫暖連結,也因此結識了在日本深耕的中國酷兒藝術家,為未來「台灣跨性別博物館」的合作埋下了更多充滿想像的種子。

既然到了日本,當然要去參觀各種不同的美術殿堂,參觀了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等等不同展館,還有看到了針對這次Tokyo Pride 的酷兒藝術展,看到了許多藝術家的故事與他們的聲音,這些養分,也讓我帶回台灣,成為未來的靈感。

在這次日本彩虹週期間,台灣的學者與社運夥伴們也特別舉辦了一場關於台日跨性別權利運動的分享會。我深切感受到日本社會在性別平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整體社會環境的影響讓性別運動的推進舉步維艱。然而,令人驚喜的是,在跨性別男性權益的部分,日本的進展竟比台灣更為超前,這也提供我們更多元的思考視角。

更重要的是,我也在日本分享了作為一名社運者,我如何看見「反性別運動的浪潮」正悄然滲透台灣的跨性別社群,並對其造成難以彌補的精神與士氣上的衝擊。這場分享活動得到了中國與日本夥伴們的熱烈支持,大家的討論如潮水般湧動,激盪出許多深刻的觀點。

燈光、音樂與歡聚:打造社群的避風港

六月十五日,在女同志夜店Taboo,我們舉辦了一場充滿活力的跨性別派對「Transgender & Lesbian Party」。各式各樣的DJ們齊聚一堂,用音樂點燃了夜晚的熱情。由於廣受好評,這個派對將成為常態活動,未來將與培育我成為DJ的T&N Party交錯舉辦,期望能讓大家每個月都能擁有一個安全、快樂的專屬空間。

六月十七日,我走進國家戲劇院,聆聽編舞家王宇光與作家陳德政的講座。他們分享了在山海之間遊走的生命故事:那些挑戰與挫敗、出走與回望,如何深深地刻印於身體,並最終轉化為創作的澎湃力量。生命中的每個瞬間,無論是高潮迭起還是低谷徘徊,都化作他們藝術創作的豐沃養分。這讓我忍不住思考,或許藝術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場修行,他們將經歷過的高低起伏淬煉成創作的靈魂,藉由藝術的筆觸,療癒著自身,也觸動著觀者。

六月二十九日,我參加了台灣跨性別醫學會的年度盛會。現場匯聚了眾多對性別友善的醫生們,他們分享了台灣性別政策與跨性別相關資源如何相輔相成。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我心中充滿暖意,慶幸台灣有這樣一群充滿愛心與奉獻精神的醫生,為這個小小的社群提供著無私的服務。

嶄新的舞台:劇場人身份的初登場

六月二十一日,對我而言,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過去,我登上講台或舞台,總為性別倡議而發聲、為理念而演講。然而這一天,在藝識劇造X思劇場藝識交流大平台的活動中,我以「劇團主揪/劇場導演」的嶄新身份正式亮相。我向在場的劇場夥伴們介紹了正緩步啟程的《不諱言戲劇團》,以及我們與幾位好友共同創作的創團之作——舞台劇《沒有名字的部落》。我分享了作品的綱要、核心構想與目前的進度,更令人振奮的是,現場也找到了幾位願意嘗試加入、一起玩的幕後夥伴。

從去年僅僅是一名活動DJ,到今年開始嘗試劇場製作、展覽企劃、舞蹈語言,以及各種不同的創作方式。在性別議題面臨逆風、大開倒車的此刻,我嘗試開闢一條全新的倡議之路。我正不斷地摸索,如何透過藝術繼續說故事、發出聲音,讓更多人看見我們。我們不諱言(無所避諱),也不怕不會演。因為說真話,本身就是一種最真實的演出。《不諱言戲劇團》,即將與大家正式碰面。

新居的寧靜與劇本的萌芽

回顧過往,我的室友曾為我的生活帶來些許陰霾。隨著租約接近尾聲,我在七月初迅速找到了新家,毅然搬離了過去的住所。七月六日,在新房子的第一個夜晚,我終於享受到了久違的安穩睡眠。我從未料到,不良的人際關係竟對我的健康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所幸,一切都已塵埃落定,我已迎來了新的開始。

七月八日,我所撰寫的舞台劇作品《沒有名字的部落》進行了第二次讀劇排練。這次,我們有幸借用到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排練室,一個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充滿神秘感的空間,這無疑為排練增添了許多趣味。身為導演,我也在現有的演員中,開始確定主要角色的選角與設定。特別要感謝《藝識劇造》劇場平台的鼎力協助,讓我在劇場人的交流活動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幕後夥伴。在大家的腦力激盪下,劇本也產生了許多新的、更好的發展,這個小小的製作,在眾人智慧的灌溉下,正逐漸展現出專業製作的雛形。

七月十日,我們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讀劇排練,一位新演員的加入,讓這個作品在舞台上的輪廓越來越清晰。看著越來越多人的投入,我心中充滿了期待。

我衷心希望,有朝一日,能讓這部作品在舞台上與大家相見,讓《沒有名字的部落》在燈光下綻放光芒。

發表迴響

返回頂端